anbo104.com提供各种规格硅碳棒/热电偶保护管
全国咨询热线:

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pdf

来源:anbo104.com    发布时间:2023-11-16 10:59:2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和加热元件。有益效果:本

产品介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和加热元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转动盘和转动杆,在对硅碳棒发热部加热时,可将硅碳棒插入到限位杆和转动杆之间,限位杆和转动杆等角度部分,启动加热元件,在加热的过程中,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转动,进而带动位于限位杆和转动杆之间的硅碳棒公转,改变与加热元件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转动杆公转的同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安装,第一齿轮公转的同时产生自转,进而带动转动杆自转,通过摩擦力带动硅碳棒产生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9797919 U (45)授权公告日 2023.10.03 (21)申请号 7.8 H02K 9/193 (2006.01) H02K 7/10 (2006.01) (22)申请日 2023.05.23 H02K 7/14 (2006.01) (73)专利权人 登封市金钰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H02K 7/116 (2006.01)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华镇 循环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韩朝军陈占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专利代理师 杨志杰 (51)Int.Cl. F27B 17/00 (2006.01) F27D 3/12 (2006.01) F27D 9/00 (2006.01) H02K 9/00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 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和加热 元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转动盘和转 动杆,在对硅碳棒发热部加热时 ,可将硅碳 棒插入到限位杆和转动杆之间,限位杆和转动杆 等角度部分,启动加热元件,在加热的过程中,驱 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转动, 进而带动位于限位杆和转动杆之间的硅碳棒公 转,改变与加热元件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转动杆 公转的同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 轮固定安装,第一齿轮公转的同时产生自转,进 而带动转动杆自转,通过摩擦力带动硅碳棒产生 U 自转,改变受热面,进而使硅碳棒公转时产生自 9 转,明显提高了硅碳棒加热时的均匀性,提高了 1 9 7 加热效率。 9 7 9 1 2 N C CN 219797919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是,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和 加热元件(2),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元件(2),且加热元件(2) 一侧位于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内部设置有转动盘(6),并且转动盘(6)一侧表面位于加 热元件(2)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一侧贯穿转动盘(6)设置有转动杆 (4),且转动杆(4)通过轴承与转动盘(6)转动连接,并且转动杆(4)与限位杆(5)等角度布 置,所述转动杆(4)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7),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内壁通过连 接杆(9)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8),且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所述中频感应加热 炉主体(1)一侧安装有安装架(10),且安装架(10)顶面固定安装有水箱(12),并且水箱(12) 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轴(11),且驱动 轴(11)贯穿水箱(12)并通过密封轴承与水箱(12)转动连接,并且驱动轴(11)贯穿中频感应 加热炉主体(1)和第二齿轮(8)与转动盘(6)另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加热 元件(2)环形布置,且加热元件(2)长度大于硅碳棒发热部长度。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限位 杆(5)和转动杆(4)沿转动盘(6)中轴线所述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水箱 (12)内部盛放有水,且水的液面高于驱动轴(11)顶面。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第二 齿轮(8)中心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驱动轴(11)外径。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中频 感应加热炉主体(1)正立面铰接有炉门(3)。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限位 杆(5)和转动杆(4)与硅碳棒滚动抵接,且限位杆(5)经过抛光处理,并且转动杆(4)表面经 过拉毛处理。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连接 杆(9)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8)与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 2 2 CN 219797919 U 说明书 1/4页 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碳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 感应加热炉。 背景技术 [0002] 硅碳棒在成型、干燥后需要对硅碳棒进行烧成工序,即在感应烧结炉内进行高温 烧结,现存技术中常用的有真空感应烧结炉,真空感应烧结炉是指供粉末冶金件烧结用的 真空感应炉,真空感应烧结炉的设备组成与坩埚式无心感应熔炼炉类似,炉体一般做成井 式或罩式,井式炉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罩式炉便于装卸工件,护体由炉壳、感应器、石墨简、工件托架、 供电装置、绝热层、水冷系统、通气系统等部分所组成,炉壳上设有测温装置、观察装置等。 [0003] 经过检索后发现,公开号为CN217423970U,名称为一种硅碳棒的感应烧结装置,该 申请提出了现有的感应烧结炉内部的工件托架与硅碳棒之间为相对静止设置,即硅碳棒与 工件托架的接触部位受热程度与别的部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硅碳棒各部分之间受热不均,在 感应烧结时硅碳棒易发生裂纹,极度影响硅碳棒的成品率和生产质量的问题,通过同轴设 置第一圆形支撑板、第二圆形支撑板,并在其两者之间设置多个用于支撑且能够使等直径 硅碳棒转动的水平辊组,通过水平辊组的工作,能够使硅碳棒在水平辊组上进行缓慢转动, 保证了对硅碳棒的无死角烧结,使其受热均匀,可提升硅碳棒的成品率和生产质量,但 是,该申请中的硅碳棒在加热时始终处于同一个位置,也就是说,其与加热元件之间的间距 是相同的,靠近加热元件的硅碳棒加热速度更快,受热效率更高,而远离加热元件的硅碳棒 则加热速度慢,受热效率低,仍然会出现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影响加热效率,还可以进 一步做出改进,同时,该申请采用的感应烧结炉主体内部的热量会通过传动结构传递给电 机,导致电机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在长时间使用时引起热损坏的问题,影响使用寿命,也还 能更加进一步做出改进。 [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 具备加热更加均匀、延长了常规使用的寿命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上述加热更加均匀、延长了使用寿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 方案如下: [0009] 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和加热元件,所 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元件,且加热元件一侧位于中频感应加热炉主 体内部设置有转动盘,并且转动盘一侧表面位于加热元件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 位杆一侧贯穿转动盘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通过轴承与转动盘转动连接,并且转动杆与 3 3 CN 219797919 U 说明书 2/4页 限位杆等角度布置,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内壁 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 一侧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顶面固定安装有水箱,并且水箱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 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轴,且驱动轴贯穿水箱并通过密封轴承与水箱转动连 接,并且驱动轴贯穿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和第二齿轮与转动盘另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 接。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环形布置,且加热元件长度大于硅碳棒发热部长度。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和转动杆沿转动盘中轴线等角度布置有多组。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部盛放有水,且水的液面高于驱动轴顶面。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中心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驱动轴外径。 [0014] 进一步的,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正立面铰接有炉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和转动杆与硅碳棒滚动抵接,且限位杆经过抛光处理,并且 转动杆表面经过拉毛处理。 [0016]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与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内壁固定连 接。 [0017] (三)有益效果 [0018] 与现存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具备 以下 [0019] 有益效果: [0020]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转动盘和转动杆,在对硅碳棒发热部进行加热时,可将硅 碳棒插入到限位杆和转动杆之间,限位杆和转动杆等角度部分,随后,即可关闭炉门,启动 加热元件,在加热的过程中,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转动,进而带动位 于限位杆和转动杆之间的硅碳棒公转,改变与加热元件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转动杆公转的 同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安装,第一齿轮公转的同时产生自转,进而 带动转动杆自转,通过摩擦力带动硅碳棒产生自转,改变受热面,进而使硅碳棒公转时产生 自转,显著提高了硅碳棒加热时的均匀性,提高了加热效率。 [0021]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水箱,驱动轴通过密封轴承与水箱转动连接,水箱里面盛 放有水,通过水为驱动轴进行降温,减少传递给驱动电机的热量,进而保护驱动电机,避免 驱动电机长时间工作而热损坏,提高了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存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的A‑A剖视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连接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4 4 CN 219797919 U 说明书 3/4页 [0027] 图中: [0028] 1、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2、加热元件;3、炉门;4、转动杆;5、限位杆;6、转动盘;7、 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连接杆;10、安装架;11、驱动轴;12、水箱;1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 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 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 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 [0031]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的硅碳棒发热部烧结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和加热元 件2,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元件2,为常见结构,且加热元件2一侧位于 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内部设置有转动盘6,并且转动盘6一侧表面位于加热元件2内侧固定 安装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一侧贯穿转动盘6设置有转动杆4,限位杆5和转动杆4等长,均为圆 杆,且转动杆4通过轴承与转动盘6转动连接,并且转动杆4与限位杆5等角度布置,其中两个 限位杆5和一个转动杆4为一组,转动杆4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7,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 内壁通过连接杆9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8,其中,连接杆9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8与中频感应 加热炉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一侧安 装有安装架10,且安装架10顶面固定安装有水箱12,并且水箱12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 电机13,驱动电机13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轴11,且驱动轴11贯穿水箱12并通过密封轴承与水 箱12转动连接,避免漏水,并且驱动轴11贯穿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和第二齿轮8与转动盘6 另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对硅碳棒发热部加热时,可将硅碳棒插入到限位杆5 和转动杆4之间,限位杆5和转动杆4等角度部分,随后,即可关闭炉门3,启动加热元件2,在 加热的过程中,驱动电机13带动驱动轴1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6转动,进而带动位于限位 杆5和转动杆4之间的硅碳棒公转,改变与加热元件2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转动杆4公转的同 时,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第二齿轮8固定安装,第一齿轮7公转的同时产生自转,进 而带动转动杆4自转,通过摩擦力带动硅碳棒产生自转,改变受热面,进而使硅碳棒公转时 产生自转,明显提高了硅碳棒加热时的均匀性,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水箱12内部盛放有 水,通过水为驱动轴11进行降温,减少传递给驱动电机13的热量,进而保护驱动电机13,避 免驱动电机13长时间工作而热损坏,提高了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 [0032]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环形布置,且加热元件2长度大于硅碳棒发热部长度, 保证加热的全面性。 [0033]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杆5和转动杆4沿转动盘6中轴线等角度布置有多组,便于批 量对硅碳棒进行加热。 [0034]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箱12内部盛放有水,且水的液面高于驱动轴11顶面,保证冷却 效率。 [0035]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齿轮8中心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直径大于驱动轴11外径,便 于驱动轴11通过。 5 5 CN 219797919 U 说明书 4/4页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正立面铰接有炉门3,为常见结构,便于封 闭中频感应加热炉主体1。 [0037]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杆5和转动杆4与硅碳棒滚动抵接,且限位杆5经过抛光处 理,并且转动杆4表面经过拉毛处理,便于硅碳棒转动。 [0038] 工作原理: [0039] 在对硅碳棒发热部进行加热时,可将硅碳棒插入到限位杆5和转动杆4之间,限位 杆5和转动杆4等角度部分,随后,即可关闭炉门3,启动加热元件2,在加热的过程中,驱动电 机13带动驱动轴1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6转动,进而带动位于限位杆5和转动杆4之间的硅 碳棒公转,改变与加热元件2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转动杆4公转的同时,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 轮8啮合,第二齿轮8固定安装,第一齿轮7公转的同时产生自转,进而带动转动杆4自转,通 过摩擦力带动硅碳棒产生自转,改变受热面,进而使硅碳棒公转时产生自转,显著提高了硅 碳棒加热时的均匀性,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水箱12内部盛放有水,通过水为驱动轴11进 行降温,减少传递给驱动电机13的热量,进而保护驱动电机13,避免驱动电机13长时间工作 而热损坏,提高了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 [004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 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准确的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以内。 6 6 CN 219797919 U 说明书附图 1/3页 图1 7 7 CN 219797919 U 说明书附图 2/3页 图2 图3 8 8 CN 219797919 U 说明书附图 3/3页 图4 9 9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共10篇).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pdf

  2023年泰安市泰山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附详解).docx

  U5-More-practice-The-giant-panda更多练习大熊猫.ppt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